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院要闻 > 正文
本院要闻

读书正当时,书香润检心——凉州区检察院开展青年干警读书交流分享会

时间:2023-04-24 15:43:1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检察干警的文化生活,涵养阅读风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4月23日,凉州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干警,举办青年干警读书交流分享会,在书香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提升感悟。

活动中,8位青年干警各自分享了近期阅读的书籍,类别涵盖文学、社科、法律等多个方面,内容精彩纷呈。分享者们就其所读所思所想,联系实际畅谈启发感悟,诉说每一本书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和感触,给在场的干警带来了思想的撞击。

办公室张丽梅 《中国哲学简史》:“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了解哲学,明白了哲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是需要我们用理性的、哲学的思维去发现它、理解它。

第一检察部沈 蓉 《把日子过的有趣些》:“生活的理想,就是过理想的生活”“愿岁月绵长,你我安好”“愿你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有趣的人”。以一颗平常心过平常日子,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发现身边之人的可爱,努力认真的把日子过得阳光、过得有趣,这是老舍先生的智慧,也是给我们生活的启发。

第二检察部李雅琪 《长安的荔枝》:“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通过李善德的故事,我也从他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无论遇到工作中的难处还是生活中的矛盾,只要时刻保持着奋斗之心,只为成功想办法,那么自会有荔枝般香甜的收获。

第三检察部陈玉蔚 《看得见的正义》:《看得见的正义》是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瑞华所写的法律随笔集,作者通过对一些法律格言的分析,来解释法律背后的理念和准则,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程序正义的意义,并对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程序正义现存的问题不足以及对问题的反思作了系统描述,以提出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建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检察干警,我们要坚持检察职业理想,时刻牢记服务人民和公正司法使命,用满腔的热情,为新时代的检察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第四检察部伏慧慧 《堪大用担重任——年轻干部如何成为栋梁之才》:作为青年干警的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终身课题,在实践中不断砥砺,做到常修常炼、经受考验。要严于律己,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保持一身正气。要培养勇于担当的胆略和善于作为的方法,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以“敢为、敢闯、敢干”的担当作为,依法能动履职。

第五检察部张玉梅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向总书记学习,再忙也要坚持读书,在学习上舍得花精力。把读书实实在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利用空闲时间“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而不要“忙于应酬,耽于享乐”。要学会从书中汲取营养,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爱国、求真、理性,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奋斗者。

综合业务部顾雪玲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志存高远的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民服务的情怀,终身学习的理念,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用实际行动擦亮青春的底色、实现人生的价值,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政治部张雅儒 《杀死一只知更鸟》:“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我认为勇敢不应该是纯粹的一腔孤勇,真正的“勇”还应包括一种使命感、一种信念感,是总要有人向黑暗说“不”的使命,是要坚持正义终将会到来的信念,是在经历现实和理想的撕裂之后,依然葆有一颗希望之心,依然保持一颗热诚的赤子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此次读书日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全院干警文化知识,活跃了工作氛围,对干警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更新理念,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凉州区人民检察院将结合“三抓三促”行动、“铸忠诚精魂”活动,更加注重检察文化建设,积极策划开展富有检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用书香润检、文化强检,凝聚检察干警向心力,以检察队伍综合素能提升推动凉州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